巧借导学单,精准推进学习过程
导学单作为语文课堂上的一种自助式学习辅助工具,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它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课堂成为展示、交流、深化学习的学堂,让“教而学”走向“学而教”。那么,如何巧借导学单,精准推进学习过程呢?
一、任务驱动,精准导航
导学单是架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语用点,巧借导学单,通过任务驱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撑和引领,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处。
(一)导在重点,精准定位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导学单,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任务与文本的关联点,从中发现规律,获得方法,顺势迁移,落实重点。
例如,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明确提出“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的学习要求。因课文的时代距离现在较远,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梳理出关键事件不容易。而课文中隐藏着一条时间线索,恰恰联结了“关键事件”和“当时处境”。教师可以时间轴为路径设计导学单(如下图),并把它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展开教学过程。
首先,师生共学,还原导学单完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用了什么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展开思考交流。教师示范圈画关键信息并填入导学单上的相应位置,让学生真实经历信息的提炼过程。接着,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导学单,并发现规律:以时间轴为顺序推进,每个时间节点对应的上一行是拒绝的办法,下一行是遇到的危险困难。在此基础上顺势迁移学法,完成填写,让文本与学生、学情与思维无痕对接。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借助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是教学重点。教师聚焦“‘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这一课后主问题,以导学单为支架,分步推进教学过程(如下图)。
第一步:借助导学单上的第1题,梳理提炼分观点。接着变换分观点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分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白分观点是通过一步一步层层推进来印证结论的。之后用上关联词,同桌互说,体会论证的严密性。
第二步:二借导学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发现课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表达特点。接着借助资料、图片展开对比,进一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如此这般,学生始终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之中,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不断进行提取和加工,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妙,让学习重点的落实自然无痕。
(二)导在难点,精准突破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文堪称是小学阶段场面描写的典范。对于这样的长课文,厘清课文的脉络,学习作者有序观察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是教学难点。教师可紧扣本课的“时间密码”和“言语表达”这两个点,设计形象直观的导学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在导学单的引领下,学生借助过渡句中直接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六点”“下午三点整”等,以及隐藏的提示时间的词语“接着”“升旗的时候”,厘清了各个时间节点对应的场面。同时,借鉴图式中已有的范例“入场”“宣布成立”,举一反三,或提取,或整合,或概括,进行快速梳理。导学单中的第2题更是以阅读课文中大量的句段为前提,引导学生整合重组、比较思考、归纳发现。有了导学单的精准导航,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本单元的课文《北京的春节》《藏戏》为习作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如何将文本中的写作手法灵活迁移到表达中,仍旧是教学难点。学了课文后,教师可把两课的导学单一同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介绍风俗,可以像《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各个时间节点的风俗活动,也可以像《藏戏》那样分几个方面介绍。介绍要有重点,突出风俗特点,至于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要根据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
两张学习单一对比,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表达,不同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风俗特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打通读写的通道。
文章来源:《精准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jzyxzz.cn/qikandaodu/2021/0122/376.html
上一篇:基于分类培养的资源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体育高职院校精准扶贫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