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助力!淄博市中心医院精准麻醉和舒适化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张晓光通讯员李晓敏
这是淄博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通往肛肠外科病房的路上。
刚结束全麻手术不久的一名患者,自己步行从三楼手术室走出,并乘电梯回到了26楼的病房。
“你自己走回来的?没做手术吗?”同处一个病房的病友问。
对于这样的疑问,这名患者笑言,手术已经做完,甚至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是这样“走”回来的……
这是日前,发生在淄博市中心医院的一幕,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麻而不醉,闲庭信步
这是一名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态性肥胖”的患者,于3月初在市中心医院入院治疗。
医生确诊后,经商议,决定为其进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
来自麻醉科的说法,该手术历时1.5小时,采用全麻手术方式,由肛肠外科吴建林医师主刀,麻醉科主任冯念海、医师张玉柱进行手术麻醉。
张玉柱回忆,术后10分钟患者转为清醒,他们为她拔除气管插管后,令其在麻醉恢复室监护观察了30分钟,随后才让医护人员陪其自主走回了病房。
那么,是如何确认患者意识清醒,并已恢复行动能力呢?
“我们对患者的意识、肌力、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做出评估,并问询患者,得知其自我感觉良好后,我判断这名患者可以安全下床并可以自行行走。”张玉柱答。
得到医生许可后,患者在麻醉医师、复苏室护士的监护和指导下,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慢慢下床站一站,最后试着走一走,循序渐进,逐渐适应行动后。
接着便出现了文章初始的那一幕。
这名患者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术前她还有些许担心,但术后三天,她就顺利出了院。
问及此次手术经历,麻醉科主任冯念海表示:“这是麻醉科的一次大胆尝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应激,进行有效镇痛,减轻患者生理、心理负担,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早日康复。”
而这一切则得益于该科室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加速发展并助力临床一线。
精准麻醉与舒适化医疗
据悉,结合ERAS理念,精准麻醉和舒适化医疗是此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
“精准麻醉”即为精细而准确的麻醉,而“舒适化医疗”则是指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无痛苦和恐惧的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那么,又是如何结合ERAS理念,从而使精准麻醉和舒适化医疗得以“双轮并行”的呢?
淄博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临床中,采用精确的神经阻滞结合精准的静吸复合麻醉技术,可以让麻醉实现“指到哪里麻醉到哪里”。而这也体现出,“精准麻醉”相较于旧的麻醉管理,其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在对患者的围术期治疗中更具有针对性。
据悉,原来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需躺在病床上并需监护1-2天,原因是考虑到麻醉时的阿片类镇痛药物、肌肉松弛剂的残余效应,让患者可能会在术后发生呼吸抑制、无力行动等情况。
“结合此次这名患者的手术,为了让她能快速苏醒并尽早下地活动,我们麻醉科对麻醉手段及麻醉用药仔细斟酌、优化处理,特别是对于肥胖症患者的用药剂量需更加谨慎,如果按照实际体重给药将导致药量过大,若根据理想体重用药通常是不够的,最合适的剂量是介于两者之间。”手术医师张玉柱向记者说明。
麻醉科主任冯念海还介绍,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医生也会利用靶控输注、麻醉深度检测、肌松监测等措施,保证麻醉平稳、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稳定、做到用药个体化、精细化,减少药物的残余效应。
基于此,与精准麻醉相并而行的舒适化医疗则是前者所带来的延伸性表现。
种种资料显示,在“舒适化医疗”这一新的医疗模式中,麻醉科显然已成为了主导学科。
原因在于,麻醉科在医疗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除手术室内的手术麻醉、危重病人的抢救以外,在急、慢性疼痛的诊疗、分娩镇痛乃至美容手术等其他方面的医疗过程中,麻醉技术的应用已越来普遍,能够通过麻醉专有的技术,使病人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愉悦、舒适。
“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是手术室无影灯下各科医生最真实的写照。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既要保证患者术中充分麻醉,还要尽可能降低患者整个围术期的不适感。
相对于外科医生不断地合理优化手术时间,麻醉医生则会根据手术情况控制输液速度,既保证循环稳定,同时不让患者产生过多尿液,使患者不必留置导尿管。
文章来源:《精准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jzyxzz.cn/zonghexinwen/2021/032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