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服抗血小板药物人群增加,如何精准抗栓?这
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有的患者因为不耐受抗血小板药物而导致出血;有患者因为药物低反应性增加治疗剂量而加重药物不良反应。如何识别和诊治这些特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在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OCC 2021)会议上,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共同发起和制定的《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这份国内首部有关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或低反应性的专家共识发布,标志着我国精准抗栓治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个性化精准抗栓,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抗栓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的核心基石。然而,OCC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在临床实践中,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对临床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临床上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误区。近些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爆发式增加,主要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线的血管疾病造成的不同部位靶器官的缺血。因此,抗栓治疗不仅仅需要心血管科医生,更需要整个医学行业去关注。
鉴于此,《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优选抗血小板药物,改善患者依从性
研究显示,我国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安定教授称,缺血性卒中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级预防的长期依从性不足。针对提高依从性问题,徐安定教授强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患者教育,明确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效益远超过风险;二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三是基于精准分层理念,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为此,徐安定教授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基因表达、药物不同特性并结合患者意愿及支付能力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外周血管疾病是人体全身动脉病变的局部表现,但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策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谷涌泉教授称,抗血小板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临床上必须要考虑出血风险和治疗依从性的问题。希望共识的出台,能为外周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精准化抗栓治疗的思路,造福更多的患者。
从诊断到治疗,全方位深度解读共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详细介绍了共识制定背景及具体内容。霍勇教授指出,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抗血小板治疗就是防治血栓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然而,抗血小治疗存在两个严重的临床问题:低反应性和不耐受。基于“泛血管疾病”理念,共识覆盖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和肾脏病领域,由数十位权威专家共同撰写而成。
其内容主要包括: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类型及危险因素、低反应人群风险及机制、高风险人群的临床筛查、不耐受人群及低反应人群的治疗策略。共识全文已刊发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并且即将于Vascular Investigation and Therapy发表。
同时,霍勇教授希望通过本共识的制定和应用,为优化临床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患者的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图源: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精准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jzyxzz.cn/zonghexinwen/2021/0607/611.html